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在美国能源署风能技术办公室的大气与电力(A2e)应用研究规划的支持下,提出了“技术支撑下的大气资源系统管理(system management of atmospheric resource through technology)” 战略,简称SMART战略。该战略以下一代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以在风电场设计和运行中实现更高的发电量和材料使用效率、更低的运行维护费用和投资风险、更长的风电场寿命、更强的电网协调能力为目标,建成实时响应大气变化并且提供电网支撑的未来集成化风电场系统,达成SMART战略后期望能够降低50%的度电成本。欧洲风能学会(EAWE)联合欧洲14国的重要风电研究高校与机构,在《Wind Energy Science》期刊创刊首篇文章中讨论了未来风电领域长期的研究挑战,从11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阐述了当前风电的技术前沿以及技术局限,并进一步提出未来风电发展应优先解决的问题。GE公司于2015年启动数字化风电场战略,是一个综合性软硬件解决方案,是GE扩展服务协议的一部分。GE数字化风电场的核心在于建立风电机组数字化的模型,以自身长期数据积累上的优势,提供更多基于数据的优化服务,其重点在于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服务应用。
国内的整机厂商也在一直孜孜以求,探索大数据、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如何为风机和风场赋能。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在国内较早提出智慧风电场概念,主推“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目前进一步延伸为智慧物联网系统。基于全球最大的能源物联网平台EnOS打造了“直连、安全、高精度、机器学习”的智慧电场软件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打造“少人、透明、预测维护、电网友好”的智慧电站。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运营系统SOAMTM,整合了风电场运维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融入故障诊断、健康状态预警、功率精准预测、风机优化运行等专业技术,打造了强大的智慧运营软件平台。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2014年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将控制策略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存储前沿技术融合,进行风电场优化、定制化设计、资源评估、智能风场管理,推进无人值守智慧风电场建设。明阳大数据中心实现“从气象预测,到风机健康状态监测预警,到风电场优化运行,再到风电场群的协同协调”。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智慧风电场服务系统UP-WindEYE系统集成高速互联风电场实时通讯、卓越电网支撑技术、先进的能量管理功能、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精准的寿命评估、故障预警诊断等功能,为打造智慧风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风云集控”系统在风电行业首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基于ABC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ig data + cloud computing)高效利用数据监控资产,预测机组故障,通过预测性控制技术“预言”风机的运行,实现用户资产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① 计算边界的弹性划分。边缘计算、雾计算和云计算的边界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有区域集控中心的,其雾计算的边界可以拓展到区域集控;风场直连集团数据中心的,其雾计算的边界也可以拓展到风场或者风机层面。
② 计算方法的弹性配置。各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可根据不同需求在不同的层配置相应功能版本。
③ 计算力的弹性配置。计算力是算法快速运行实现的保证,随着计算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智慧风电体系架构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计算力灵活配置到不同的功能层,例如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之前AI算法的训练需要在云端完成,边缘端只部署模型,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云计算服务部分下沉,行成边缘云计算。异构计算资源的弹性配置技术是智慧风电体系架构的核心特征,也是智慧风电适应不同外部环境,实现智慧风电系统思维,构建良好风电生态的有力保证。